毫米波雷達有著可穿透塵霧、雨雪、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優勢,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因此毫米波雷達可用于交通、安防、汽車等多個領域。
長沙瑞感電子科技創始人龔亞軍對《高工智能汽車》表示,毫米波雷達雖然不是一個新技術,在傳統消費類、工業、車載類等應用中常見,但對于國內的供應商而言,缺乏經驗和成熟的產業鏈支持。
車載領域因為自動駕駛感知的需求,毫米波雷達成為市場熱點,但大部分創業公司能夠切入的,通常還只是非車載類應用。
這其中,既有國外已有成熟廠商大兵壓境的原因,也有國內產業鏈尚處初期,創業公司難以在數年內完成技術的追趕。
技術超越最關鍵的,就是要一手人才,一手資本都得兼顧。人才需要時間積累,院校培養,資本也要能夠長期的支持。
一、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
長沙瑞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公司創始人和核心骨干都是畢業行業頂尖高校并在行業大公司具有豐富工作經驗,比如有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等。
圍繞60~81GHz波段,公司研發了相應的智能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應用領域涵蓋了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無人系統機器人、工業傳感、智能家居等。
該公司的智能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產品具有一維、二維、三維立體感知探測能力,還可以進行多目標跟蹤,智能識別。產品可以做到小巧,功耗、精度、分辨率性能也更好,配合MIMO的數字波束成形(DBF)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距離、角度分辨率等性能。4D(測距,測速,測角,測高)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可類似激光雷達生成點云數據對探測目標進行成像。
工業類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用戶,公司在安防監控領域已經有所進展,目前已經具備批量出貨的能力。
二、車載應用的瓶頸和機遇
國內的創業公司,一定繞不開車載毫米波雷達,但其發展有自身的行業規律。
車載市場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難點在于量產,產品的車規級可靠性、穩定性、行業標準的大批量測試一致性都是難點。
龔亞軍表示,車載毫米波雷達從demo產品,到給用戶試用,量產,中間需要完成大量的測試,包括模擬測試和實際的路測,這需要一定的資金門檻,以及汽車領域的經驗。
雖然車載毫米波雷達是一個熱門的應用領域,但考慮到毫米波雷達在車載領域應用的難度,國內產業鏈在車規方面經驗的匱乏,車載領域突破天花板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然,國內供應商在毫米波雷達的應用中,也并不是全無機會。龔亞軍認為,國內的基于高速通信技術的V2X,優于國外的發展速度。毫米波雷達可結合高速通信相關的技術,實現相關V2X的應用,在這方面國內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因此在智能交通領域,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結合5G通信實現車路協同,增加環境實時感知能力,實現實時響應邊緣計算,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融入通信網絡,形成終端+云端物聯網系統。
另辟蹊徑,或可成為國內毫米波雷達產業獲取市場發展機遇的一個有利途徑。
龔亞軍表示,創業公司需要兼顧資本與人才的發展,才能逐一克服這些難題。公司目前正在計劃完成一輪融資,實現這些領域的突破。